手機:15042836555
電話:024-87723300
傳真:024-87723399
地址:遼寧省沈陽市新民市胡臺
鎮(zhèn)繁榮2路振興三街
疾病防治
當前位置:首頁-疾病防治
豬痢疾(血。┑陌Y狀、診斷與防治!遇上了要小心 |
2023-01-10 11:23:22 |
豬密螺旋體痢疾曾稱為血痢、黑痢、粘膜出血性下痢或弧菌性痢疾等,現(xiàn)稱豬痢。 豬痢疾密螺旋體為其原發(fā)性病原體。本病為豬的一種腸道傳染病,其特征為大腸粘膜發(fā)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癥,有的發(fā)展為纖維素壞死性炎癥,臨診表現(xiàn)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。 【病原】 病原體是豬痢疾密螺旋體。為革蘭氏陰性,長6-8.5微米,寬0.32-0.38微米,多為4-6個疏螺彎曲,兩端尖銳,形如雙雁翼狀。新鮮的病料在暗視野顯微鏡下可見活潑的蛇狀運動。苯胺染料或姬姆薩液著色良好,但組織切片以鍍銀染色更好。 本菌為厭氧螺旋體,但對氧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,菌體在空氣中暴露10小時以內一般不會死亡(28-30℃環(huán)境中),最適生長溫度為37-42度,本菌在含有牛、馬、綿羊及兔等血液培養(yǎng)基上產生明顯的R型溶血。在R溶血區(qū)內,不見菌落,有時可見云霧狀表面生長或針尖狀透明菌落。生化反應不活潑,僅能分解少數(shù)糖類,如對葡萄糖和麥芽糖,只能產生少量的醋酸、丁酸、等豬痢疾密螺旋體在糞便中5℃存活61天,25度7天,在土壤中18天;純培養(yǎng)在厭氧條件下4一10℃最少存活102天,一80度10年以上。本菌對一般消毒藥及高溫、氧、干燥等敏感。 本菌可產生溶血素。從本菌熱酚水相提取物中獲得兩種抗原成分。一種為蛋白質(酚層中),在瓊擴試驗中,能與所有的豬痢疾密螺旋體抗體發(fā)生反應,為種特異性抗原;另一種為脂多糖(水層中),用瓊擴方法可將該菌分為4個血清型,為型特異性抗原。 【診斷要點】 流行特點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的傳染源,恢復豬的帶菌率很高,帶菌時間很長(可達70天以上)。這些豬經常從糞便中排出病原體,污染周圍環(huán)境、飼料、飲水、用具及運輸工具而傳播,經消化道感染。不少國家報道,本病的暴發(fā),多數(shù)是由于引進帶菌的種豬所致。據(jù)調查,人工感染小鼠能排菌180天,大鼠排菌2天,狗排菌13天,燕八哥排菌8小時,并從病豬場的野鼠中分離出豬痢疾密螺旋體,由此可見上述動物也是不可忽視的傳染源和傳播者。不同年齡、品種的豬均有易感性,以7-12周齡的幼豬發(fā)生最多,其他動物無感染發(fā)病的報道。 本病的發(fā)生無季節(jié)性,流行過程緩慢,同舍內的豬逐漸出現(xiàn)癥狀,而不是一起發(fā)病。在流行初期,多取最急性或急性經過,病死率最高。隨后,以亞急性和慢性為主,長年持續(xù)不斷地發(fā)生,病死率逐漸降低。飼養(yǎng)管理不良,飼料不足,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等,可促進本病發(fā)生,加重病情。經短期治療的豬,停藥3一4周后,又可復發(fā)。在急性期經化學治療的豬,可能不產生免疫應答,可以再感染。一般認為幼豬的發(fā)病率約75%,病死率約5%一25%。 臨床癥狀潛伏期隨個體及豬群不同而有差異,大致是3天至2個月左右,自然感染10-14天,人工感染3-21天。最常見的癥狀是出現(xiàn)程度不同的腹瀉。最急性型往往于數(shù)小時內死亡,甚至見不到腹瀉癥狀,這種病例不常見。急性型病例開始排黃色至灰色的軟便,減食,體溫升至40-40.59度,數(shù)小時或數(shù)天之后,排出的糞便含有大量粘液和血絲。隨著腹瀉的發(fā)展,糞便變成水樣,含有血液、粘液和白色粘性纖維素性滲出物的碎片,病豬拱背,有時踢腹,表現(xiàn)腹痛癥狀。由于長期的腹瀉,導致脫水、口渴病豬憔悴、衰弱、瘦削,最后死亡。病程的長短相差很大,由數(shù)小時到數(shù)周。亞急性和慢性型病例,癥狀較輕,糞便中含有較多粘液和壞死組織碎片,血液較少,病期較長,進行性消瘦,生長遲滯。哺乳仔豬通常不發(fā)病,或僅有卡他性腸炎癥狀,而無出血。 血液學檢查,血液變化一般不明顯。少數(shù)嚴重病例,白細胞數(shù)增加,中性粒細胞左移,失水嚴重者血液濃縮,大腸出血嚴重者可發(fā)生貧血,血液中的鈉、氯和二氧化碳水平降低,有明顯的代射性酸中毒。 病理變化主要病變局限于大腸(結腸、盲腸、直腸)。炎癥的程度及病變的輕重差異很大。最急性和急性病例為卡他性出血性大腸炎,病變腸段腫脹,粘膜充血和出血腸腔充滿粘液和血液。病程稍長的病例,出現(xiàn)壞死性炎癥。粘膜表面見有點狀壞死和黃色或灰色偽膜,壞死常限于粘膜表面,一般不發(fā)生像豬瘟或仔豬副傷寒那樣的深層壞死,腸內容物混有多量粘液和壞死組織碎片,血液相對減少。結腸拌頂部的病變比其他部分顯著。大腸系膜淋巴結輕度腫脹、充血。小腸和小腸系膜淋巴常不受侵害,其他臟器無明顯病變。 監(jiān)測與診斷因本病具有特征性流行規(guī)律、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,在排除類癥的前提下,較易作出初步診斷。如果取急性病豬糞便,抹片染色或暗視野鏡檢,見其中豬痢疾密螺旋體樣微生物達3-5條/視野,雖然健康豬糞便中也可能存有非致病性密螺旋體,但數(shù)量很少,在沒有分離培養(yǎng)條件時,可以作為定性診斷依據(jù)。由于急性后期,慢性、隱性及用藥后的病例,糞便中病原體數(shù)量大大減少,所以這種方法對這些病例往往失去價值。病原體分離培養(yǎng)和鑒定,是確診本病最可靠的方法。 血清學診斷方法,有凝集試驗、間接熒光抗體試驗、被動溶血試驗、圓片生長抑制試驗、瓊脂擴散試驗和酶聯(lián)免疫吸附試驗等。其中有實用價值的是間接熒光抗體試驗及凝集試驗(包括玻片快速凝集及微量凝集試驗等),主要用于豬群檢疫,可作為綜合診斷中的一項指標。 類癥鑒別 (1)沙門氏菌。簽閿⊙Y變化,在實質器官和淋巴結有出血或壞死,小腸內可發(fā)現(xiàn)粘膜病變,腸道深在性潰瘍,都是沙門氏菌病的重要特點。確診應根據(jù)大腸內有無豬痢疾密螺旋體,以及從實質器官中分離出沙門氏菌來確定病性。 (2)豬腸腺瘤(增生性腸炎):本病病變主要見于小腸,確診在于增生性腸炎病變特點。 另外,還應注意與豬瘟、傳染性胃腸炎,豬流行性腹瀉、鞭蟲、胃潰瘍及其他胃腸出血和下痢病的區(qū)別。 【控制措施】 沒有本病歷史的豬群防止本病的侵人,應堅持自繁自養(yǎng)的原則,引進種豬,實行隔離檢疫,特別注意不到集散市場購買豬苗,平時加強衛(wèi)生管理和防疫消毒工作。 當發(fā)現(xiàn)本病時,可根據(jù)情況進行隔離消毒。采用藥物進行防治,在病豬舍全群實行治療量的藥物處理,無病豬舍實行藥物預防。但藥物防治只能做到減少發(fā)病和死亡,難以徹底消滅。要根據(jù)本病可考慮培養(yǎng)無特定病原豬,建立健康豬群,逐步清除原有豬群,將本病徹底消滅。 豬痢疾的治療藥物有多種,下列藥物均有一定效果:痢菌凈按0.5%水溶液0.5毫升/千克體重,作肌肉注射;或2.5一5.0毫克/千克體重,內服,每天2次,連續(xù)3天為1個療程。四環(huán)素按100一200克/噸飼料,連喂3一5天。硫酸新霉素300克/噸飼料,連喂3一5天。下述藥物按50千克體重給予,鏈霉素1一2克每天2次,連服2-3天,或1一2克,每天2次,肌肉注射。紅霉素0.5一0.7克,每天2次肌肉注射,連用2一3天,對劇烈下痢者還應采用補液、強心等對癥治療。 |
上一篇:遇上急性豬丹毒怎么處理?豬丹毒的癥狀與防治方法!
下一篇:豬病久治不愈?多數(shù)養(yǎng)豬人容易犯這些錯誤! |